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霍夫曼定理(【新书推荐】区域经济学)

霍夫曼定理

石敏俊编著,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专 家 推 荐

这本区域经济学教材的特点就是一个“新”字。新教材有别于以往的教材,采用了全新的结构体系,按照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沿着企业-产业-区域-城市-城乡-国际的顺序依次展开讨论,充分体现了区域经济学的空间特性。
近年来区域经济学取得了新发展,既体现在新经济地理学实证、全球生产网络与全球价值链、国土空间规划等研究上,也体现基于地方品质-人才-创新多级驱动的新空间经济学提出和兴起。新教材很好地补充了区域经济学的新知识点。
–杨开忠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经济学舍像了空间因素和人文因素,把空间因素和人文因素还原就成为区域经济学。把经济学空间化、人文化,使经济学更加接近现实,更加丰富多彩,这是区域经济学更受人欢迎,更受人关注的原因。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正在探索和建立之中,石敏俊教授对此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凭多年积累完成了这部《区域经济学》教材,系统梳理了区域经济学基本原理,清晰地阐述了区域经济学的基本要素如人口、区位、产业、城市、生态以及相互关系。本书的特点归纳为三个新:新体系、新知识、新动向。作为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将给讲授区域经济学的教师和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也为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柱。
–肖金成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

这是一本非常新颖的区域经济学教材。不再拘泥于地理、产业、资源、环境等传统视角,而是紧扣区域经济学的最本质的元素——空间,围绕空间分布、空间流动、空间竞争、空间集聚和空间演化五个全新维度,简单明快地讲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产业、城市、城市群和地区在空间上的分工与演化、竞争与协调、结构与绩效。同时,以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标,阐述了区域经济政策的独到思路和理解。是迄今国内出版的区域经济学教材中罕见的精品佳作。
–周业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内 容 摘 编

第一章 经济学与空间
第一节为什么要学习区域经济学
一、地球不是平的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和企业往往会集中分布在少数地方。如果把经济密度(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活动量)按照等高线画成地图的话,我们会发现,地球上经济景观和自然景观一样,有高山,也有沟谷,经济密度高低不一。这种人口和企业分布不均、经济密度高低不一的现象,可以称之为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均可发生,大到全球尺度,小到区域尺度。在全球尺度看,经济活动集中分布在北美和欧洲,近年来有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在区域尺度看,人口和企业集中分布在城市,而不是乡村。在国家内部看,经济活动往往集中分布在部分区域。譬如,在欧洲,人口和工业密集分布在从英国经过荷兰、比利时、西德和瑞士、到意大利的欧洲中西部区域,被称为“蓝香蕉地带”。在我国,经济活动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区域。2005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三大城市群的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4%,却集中了全国38%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出,产出的GDP占全国的36%;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和11倍,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和7倍。2015年,GDP总量排名前16名的城市,除重庆、武汉、成都、长沙以外,其余12个城市均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中,长三角6个,珠三角3个,京津冀2个。如果剔除4个直辖市,GDP总量排名前12名的城市,有9个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中,长三角5个,珠三角3个。经济增长在空间上也是不均匀的。在全球尺度看,20世纪最后二十年里经济增长的空间转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980年,在全球总产出中,欧盟占29%,北美占27%,东亚占14%,三大经济区合计占全球的70%。2000年,欧盟的份额下降到25%,北美的份额上升到35%,东亚的份额上升到23%,三大经济区合计占全球的83%。在中国,也出现了经济增长的空间转移。改革开放四十年来,GDP增长率经历了从“东高西低”到“西高东低”的变化。2000年,东部沿海地区平均的GDP增长率为10.04%,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8.62%和8.82%,东北地区为8.77%,东部地区的GDP增长率最高;2013年,东部沿海地区平均GDP增长率降为9.37%,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上升到9.77%和11.04%,东北地区为8.33%,西部和中部地区的GDP增长率均超过了东部地区。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不均,导致就业岗位的分布与人口及劳动力分布不一致。在中国,大量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到沿海地区就业,谋求生计,但由于户籍、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因素的限制,庞大规模的流动就业人口不得不返乡定居。这种不完全的劳动力流动被称之为“候鸟式流动”。候鸟式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形成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中国的加工制造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而能源和矿产资源却大多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资源分布与产业发展的空间错位。资源分布与产业发展的空间错位,加上就业岗位分布与人口分布的空间错位,给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也使得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
二、经济学里的空间
尽管现实世界中,经济活动存在空间差异,具有空间规律,但在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里,有关供给、需求、价格、市场均衡等概念,均与空间无关。没有空间的经济学,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经济学萌芽时期。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von Thunnen)在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一书中描绘了土地利用的圈层结构,指出到集市的距离和运输成本及其引起的级差地租是形成土地利用空间分化的原因。可以说,这是空间经济分析的最早尝试。遗憾的是,杜能的空间经济分析在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杜能同时代的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Ricardo)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概念,但李嘉图认为级差地租是由土地肥沃度差异引起的,而不是空间区位的差异引起的,从而把经济学带入了一个没有空间的世界。在基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建立起来的经济学理论体系里,并没有空间的存在。空间不可能定理也使得空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空间不可能定理(Starrett,1978)指出,在一个均质空间里,不存在包含运输成本和区域间贸易的竞争均衡。也就是说,完全竞争市场下价格机制无法解释均质空间中集聚的发生。根据空间不可能定理,只有以下几种情形下,才能使得空间“不可能”成为“可能”。一是空间本身是非均质的,譬如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学说假设资源禀赋本身就是有空间差异的;二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而非完全竞争市场;三是存在空间外部性。因此,直到以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藤田昌久(Masahisa Fujita)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家发表了一系列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关于空间的经济学研究成果,突破了空间不可能定理的束缚,使空间“不可能”成为“可能”,也使得经济学理论回归到含有空间色彩的世界。2008年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空间经济学获得了主流经济学的认可。
三、区域经济学的时代诉求
空间对于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使得现实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当前,从全球到国家,从国家到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不断变化,城市化对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全球尺度上看,全球经济和贸易重心正在向亚太区域转移,亚太区域成为亚太区域正在崛起。在中国,产业转移态势渐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发展方兴未艾,湾区经济异军突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旋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可以说,区域经济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必需的学科理论。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经济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充分,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空间上的体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就是服务于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目标,也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支撑。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无论是应用经济学专业的高校师生,还是从事区域经济和管理、城市发展和规划的政府部门官员、科研工作者,以及关注城市和区域经济的企业界和社会有识之士,学习区域经济学,推动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发展,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略)

第三节 经济学如何认识空间

一、经济学的空间发现
如前所述,传统的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因素,李嘉图把经济学带入了一个没有空间的世界,唯一例外的是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但外部经济理论没有引起主流经济学家的足够关注,使得主流经济学理论仍然缺乏空间元素。发源于杜能的经济区位论虽然以空间差异为前提探讨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行为,但由于缺乏微观经济机制的支撑,难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理论。直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出现,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家尝试把空间元素纳入主流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开始重新发现和认识空间,空间终于回归主流经济学大家庭。经济学的空间发现,具有两个方面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是出于现实世界的时代诉求,欧盟的区域整合进程、申根空间的出现导致欧洲国家之间国界消失,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时代变化提出的现实经济问题,譬如,新的经济中心将出现在什么地方?经济学家需要回应这些新的课题,时代诉求呼唤理论建构的创新。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进展为空间元素纳入主流经济学理论提供了可能,其中最重要的理论进展是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复杂系统模拟提供了可能,使得难以得到解析解的经济学理论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丰富的经济学涵义。随着空间回归主流经济学大家庭,越来越多的主流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和研究空间,包括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近年来部分主流经济学家开始借助大数据、空间数据等新技术新方法,对空间经济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空间已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经济学认识空间的三个维度
经济学家主要从三个维度去认识空间,一是基于空间异质性的先天性因素视角,二是基于集聚经济的后天性因素视角,三是基于要素异质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因素视角。(1)先天性优势
这种观点强调先天性因素对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作用,这些先天性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交通等,借用克洛南(Cronon)的概念,可以称为第一自然(First nature)。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发展基于资源开发的产业,地形平坦有利于工业和农业生产,交通便利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这种观点的前提是空间异质性,也就是先天性条件在空间上不是均匀分布的。代表性的理论就是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学说。由于空间本身就不是均质的,受先天性条件非均质的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也不是均匀的。(2)集聚经济效应
这种观点强调经济系统自身产生的作用力,认为经济系统自身会产生集聚力和分散力,并且这些作用力会形成循环累积效应,使得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集聚或分散的格局。这些作用力不是先天性因素带来的,而是由于后天性因素形成的。按照克洛南的概念,这些后天性因素统称为第二自然(Second nature)。空间经济学理论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空间经济学理论假设在一个均质空间内部,由于经济系统内部产生的集聚力或分散力,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会发生变化。多数情况下,集聚经济效应会使得经济活动向少数区域集聚,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需要指出的是,土地等不可移动因素对于空间经济演化会产生影响。由于土地是不可移动的,一定区域内土地供给是既定的,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会导致土地供需关系变化和土地价格上升,进而推动劳动力成本上升,要素成本上升会产生分散力。(3)要素异质性所谓要素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指劳动力、技术、制度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质量存在差异,劳动力素质的差异、技术水平的高低等对空间经济演化会产生影响。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会导致企业的异质性。拥有较多高素质劳动力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可以支付更高的工资,由于集聚区的工资水平往往较高,因而这些企业具有在集聚区开展专业化生产的优势。为了具备在集聚区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优势,企业往往具有重视人力资本累积、促进技术进步与知识创新的内在动力。这种观点与强调人力资本累积的规模报酬递增的内生增长理论不谋而合。内生增长理论(Theory of Endogenous Growth)强调技术和创新的重要性,人力资本决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活动的空间溢出具有距离衰减效应,因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往往集中分布在集聚区。不仅是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制度和管理的异质性也会对空间经济演化产生影响。制度和管理本身存在差异,具有制度环境优势的区域,享有优惠政策待遇的区域,往往具有经济发展的优势,从而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城市的行政等级导致的资源配置权限的差异对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四节 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区域经济学以区域经济为研究对象,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尽管在经济学科发展的初期阶段就有过关于空间经济的探讨,但区域经济学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孙久文、叶裕民,2010)。在中国,区域经济学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前,主要是受前苏联的生产布局理论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不断积累,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开始走向成熟(安虎森等,2018)。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首先要从认识区域经济的特征开始。区域经济的特征主要有两点:第一,区域性。任何一个特定的区域具有地理位置和相对位置,区域经济活动是发生在特定区域的,也具有地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属性,并受到地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影响。第二,开放性。由于区域边界是模糊的,区域是一个开放系统,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频繁又密切,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会对区域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都不能独善其身,都必须考虑与周边区域的相互关系。区域经济的特征,决定了区域经济学有别于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区域经济学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区域版。区域经济学研究首先要考虑对象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不同,会使得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具有不同的区域特征;其次要考虑对象区域的相对位置,考虑对象区域与周边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经济联系,不同的区际经济联系会对区域经济活动带来不同的影响。学习区域经济学,必须深刻认识和理解区域经济学的三大基石。
一是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有的要素在空间上是可以流动的,譬如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产品等。有的要素在空间上是不可以移动的,譬如土地、生态环境等。有的要素具有一定的空间流动性,即可以流动,但流动的规模和方向是有局限的。譬如水资源,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工程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但由于资源约束、生态约束、调水工程成本等限制因素的制约,跨流域调水是有局限的,无论是调水规模,调水的空间范围和调水方向,都会受到制约。即便是可以流动的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等,会受到制度因素和运输成本的约束,譬如,人口的跨国流动就受到国境的限制,国内的要素流动也会受到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市场壁垒的限制。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使得依赖这些要素的生产活动会集中在这些要素密集分布的区域。二是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有些经济活动是不可分割的。譬如,企业的生产装置是一体的,不能分割在不同区域。企业的生产工序虽然可以细分,但如果分割过细的话,会导致成本增加和效率低下。相反,规模经济和报酬递增使得企业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节约生产成本。进一步说,外部规模经济会使得不同的企业在空间上的接近可以产生集聚经济效应。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是企业集聚经济形成的基础。三是商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由于距离的作用和运输成本的存在,商品和服务的流动面临空间的阻隔。特定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如果要提供给其他区域,必须经过运输和空间位移,这样一来,一是受到运输成本的影响,二是会受到运输能力的制约。因此,商品和服务的流动就是不完全的。商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导致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变得不均匀,在某些区域集聚,从而形成块状经济的特征。
二、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经济地理学同样也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两者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研究对象相似,研究内容交叉重叠,但两者又具有不同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征。经济地理学是以空间异质性为前提,以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演化以及效应。所谓人地关系,其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就是人与地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空间经济学是以均质空间为前提,研究均质空间里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强调均质空间里经济系统内生形成的作用力及其空间效应。近年来兴起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已成为空间经济学的标志性理论。区域经济学是现实空间的经济学,既要考虑先天性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又要考虑均质空间里经济系统内生形成的作用力及其空间效应;既要认识经济活动的一般性空间规律,又要关注现实世界的经济发展,把经济分析特定到具体区域。
区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尤其是应用经济学的分支之一,需要更多地运用经济学原理,结合空间异质性的作用和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认识和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土开发空间管治提供指导。因此,区域经济学既承认空间异质性的作用,又超越空间异质性,探寻均质空间里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还要认识空间异质性对均质空间里经济活动空间演化规律的作用。与经济地理学相比,区域经济学具有更强的经济学特性,更多地采用演绎推理,聚焦问题,提出论点,然后用论据去论证假设,检验论据和论点是否相符。与理论经济学相比,区域经济学具有鲜明的空间性和现实性,研究问题来自区域经济的实践,研究边界存在于现实空间,具有空间尺度,必须超越抽象空间的分析。
三、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学以区域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认识和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为研究目标。区域经济学研究可以沿着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空间过程-空间机理-空间管治这一主线,从认识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入手,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阐释经济活动的空间机理,最后达到服务于经济活动的空间管治这一终极目标。认识和刻画空间经济格局的特征,不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而是理解和揭示空间经济格局演进的驱动因素及作用机理的基础。因此,区域经济学研究应当把重点放在阐释和探讨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空间机理和空间管治上,而不能停留在空间格局描述的层面。换句话说,区域经济学研究不应该停留在回答what的层面,而是应该努力去解释why和应对how。基于上述理解,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活动的空间行为主要是分析经济主体的空间行为决策,包括企业和产业两个尺度。在企业尺度上,主要是企业的区位决策分析,也就是经济区位论的研究内容。在产业尺度上,主要是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既包括同一产业内部的空间组织,也包括相关的不同产业的空间组织。区位论是区域经济学最古老最经典的研究内容之一,从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等传统区位论,到霍特林的空间竞争模型、艾萨德的一般区位理论,再到以克鲁格曼、藤田昌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于企业的空间行为决策进行了大量探讨。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将经济主体的空间行为决策分析从企业尺度拓展到产业尺度。这是因为,区位选择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也要考虑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不仅要考虑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要考虑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之间投入产出关联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些分析的延伸和拓展,经济主体的空间行为决策分析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2. 区际经济关系
区域边界的模糊性决定了区域是一个开放系统,区域之间存在着频繁的商品交换和要素流动,不同区域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区际经济关系正是区域经济学有别于宏观经济学的关键特征。可以说,对于区域经济学而言,区际经济关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对于任一特定的区域来说,区域经济活动必须充分认识与周边区域的相互作用关系,协调处理好与周边区域的相互作用关系。区域经济学研究需要高度重视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影响,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协调的方向、原则、策略和模式。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永恒的主题。现实中不同区域之间往往存在经济发展的差异,区域增长差异究竟是走向收敛还是发散,是区域经济学始终关注的经典课题,而如何调控区域差异则往往是区域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区域之间自由的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改进资源配置效率。以自由的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为目标的区域一体化,往往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协调的方向。区域一体化是区际经济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果把城市和乡村看成是不同类型的区域,城乡关系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化进程使得城乡关系不断发生改变,城市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城市体系也在经历演变,从侧重单一城市发展到注重城市群发展。3. 区域经济增长
任何一个区域都关注经济增长问题。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来自何方?依据什么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如何选择区域经济增长模式?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学研究不能回避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包括凯恩斯主义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卡尔多学派的出口需求模型,也包括着眼于供给侧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增长还会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格局,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需要采用不同的空间发展模式,增长极、点轴开发、多极网络结构都是区域发展空间模式的代表性类型。随着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将会相应发生变化。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路径和驱动因素,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专业化和地域分工,都是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的重要内容。各个区域需要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主导产业选择应当适合当地条件,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主导产业选择的合理与否,往往会对区域经济增长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4. 经济活动的空间管治
为了缓解区域差异,协调区际经济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政府往往会通过制度和政策对经济活动的空间秩序进行调控,这就是经济活动的空间管控的目标和任务。一般情况下,政府将通过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主导产业选择、重点项目等进行调控,并采用具体的区域管理与区域政策,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的措施。中央政府制定的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是对国土空间范围内经济活动进行空间管治的主要手段。在中央政府之外,地方政府也要对辖区范围内经济活动进行空间管治,尤其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单元,辖区范围大,人口数量多,省级政府往往需要对辖区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空间管治做出规划和部署。经济活动的空间管治,一方面要协调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包括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主导产业选择、重点项目的统筹协调;另一方面要统筹考虑各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不同区域的人类活动强度、环境负荷、可持续性维持在适度的水平。
四、本书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安排
本书的知识体系主要依据两个原则来进行组织。一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从企业、产业、区域、城市,逐渐递进到国际尺度(全球化);二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三个维度,即空间、动态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空间区位和空间组织、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本书主要按照经济活动的空间尺度来安排章节结构,同时兼顾研究内容的三个维度。各章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经济学与空间。介绍为什么要学习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学如何认识空间、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等。第二章为企业区位选择。主要内容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市场区位论、现代区位论等经典区位论,艾萨德的区域科学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等。第三章为产业空间组织。主要介绍产业地域分工,产业集聚的基本概念及经济学机制,产业集群、产业区与经济区,产业布局与产业空间组织等。第四章为产业结构演进。主要介绍配第-克拉克定理、罗斯托准则、霍夫曼定理、产业结构高度化等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专业化与综合发展,产业结构趋同等。第五章为区域经济增长。主要介绍乘数分析、新古典区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卡尔多学派出口需求模型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增长与发展等。
第六章为区域经济协调。主要内容包括:运输成本和空间相互作用对区际经济联系的影响;空间极化与空间扩散等区域经济的空间格局演化,增长极、发展轴、多极网络结构等区域发展的空间模式;区域差异收敛或发散的驱动因素和经济学机制;区域竞争与区域合作;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第七章为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从介绍城市与城市化的概念入手,介绍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关系,土地开发与城市化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城市蔓延与城市收缩的关系等。第八章为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空间均衡与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模和城市体系的形成,城市群和都市圈,未来城市等。第九章为城乡协调发展。主要介绍李嘉图陷阱、二元经济理论等城乡关系理论,城乡关系从粮食问题到农业保护的演变规律,市场不完全性与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组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等。第十章为全球化与区域发展。主要介绍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通商管理与贸易政策,跨国公司与全球生产网络,全球价值链分析,距离和国界对国际贸易的作用,国际贸易与国内经济地理,共建一带一路与区域发展等。第十一章为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主要介绍First nature与Second nature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资源诅咒的产生原因与传导机制,资源型城市转型在等。第十二章为环境可持续性与区域发展。主要介绍公共资源管理与外部性,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制约,环境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的绿色转型等。第十三章为区域发展管理。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入手,探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区域发展战略、区域规划以及区域政策;基于公共服务的地方品质驱动发展,空间管治与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等。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mjshi@zju.edu.cn欢迎转发朋友圈
城市发展与环境治理微信公众号是城市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学术交流平台,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石敏俊教授团队运营,期待大家的留言交流与分享,欢迎订阅城市发展与环境治理微信公众号!

霍夫曼定理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