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处世之道

《首都文学》2450期‖山东作家樊泽宝:家乡的白菜

首都文学 — 纯文学的聚集地
著名书法家张怀江老师题写刊名
★主 编:沉默味道
执行主编:陈荣来 温雄珍

【作家名片】
樊泽宝: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人,喜欢文学并用文字记录生活的60后;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文章散见于报刊或微刊。
家 乡 的 白菜
(散文)
樊泽宝(山东青岛)

老家六汪是胶河的源头之一,受河水的滋润,沿岸的土地松软肥沃,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种出的白菜一棵三色,即外帮叶绿、中间叶白、内芯叶黄,且纤维少、没有丝筋,叶嫩汤白,其中芯黄、无丝筋是其独有的特色。无论生吃、熟吃其味道鲜甜,深受居民的喜爱。在没有大棚菜之前,白菜是庄户人的当家菜,当时基本以地瓜、白菜(萝卜)度日。地瓜、萝卜多是秋后以生产队分配为主,而大白菜全是靠家家户户自家栽种、储存。当时为解决村民日常生活用菜,生产队将村前、河北岸的一片熟地划分给各家各户当菜园,各家根据需要种植蔬菜。我家的菜园南北长,有半亩多地,每年在菜园边角用少量地栽种韭菜、茄子、芸豆等,大部分地是春季秧土豆,秋季种白菜。我是吃着自家菜长大的,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跟着大人学会了播弄菜园,童年时为栽种白菜付出了很多艰辛,从栽种管理到存储记忆犹新。白菜好吃栽培累,从栽种到收获需经过掘地、施肥、打垅、栽种、浇灌到地窖储存等多个环节。
夏季将土豆收获后,因盛夏时节天气炎热,不长青菜,只好在菜地临时栽上三把韭菜两把葱候茬或闲置养地。立秋前将自家积攒的农家肥运到菜地,用锨均匀的撒在上面,然后掘地深翻,将肥埋在地下作为基肥,把土坷拉砸碎、将地整平耙细备用。立秋节前后,各家各户到菜园将前期整理好的菜地,用镢头在地里刨开一条深沟(为确保水分,如天干还需用水桶到河里挑水,将水灌满沟),在沟底撒上平时舍不得吃的花生饼(农村叫麻山,事先浸泡发酵)或煮熟的大豆,上面流上土杂肥,再用镢头勾起沟两边的土、堆成垄,然后按照白菜长大后的疏密间距把菜地打起一条条笔直的菜垄。立秋种菜,立秋节后两三天是种白菜的时间。一般都是午饭后,带上事先准备好的菜种、水瓢,用担丈挑着水桶,如天旱还得从梧桐树(杨树)上掰下来些大叶子、打捆整好放在水桶里,全家出动到菜园种菜。大人挑着水桶先到前河里挑上一担水放在地头,然后找一根小细树枝,测算好每墩白菜的间距,作为标尺,在每垄上从地头开始,每墩之间逐一丈量定位,定好后用拳头捣上一个圆窝,按照大人的吩咐,我拿着水瓢从水桶里舀水往每个窝里浇,如天旱需用水将圆窝灌满,待水渗下后,大人将菜种撒里面,再在上面撒上少许细土覆盖;为防蚂蚁拖(扒)种子,然后再在窝的周边撒上一圈麸子;或用吹子(以前一种简易喷撒农药的工具,用口吹)在菜窝的上面吹喷农药,以防地老虎啃食发芽后的菜苗。全部种完后,如天旱大人让我拿着事先打捆的树叶跟着他们,他们把叶子盖在菜窝的上面,叶子上面再压上少许土,盖一个递一个,直至盖完。忙大半个下午,园里的白菜就种上了。之所以选择下午种,因为下午的太阳逐渐西移,阳光已不再直晒,既便于保存水分,也不会因中午的强光烙干,加之一晚上的浸泡,种子容易发芽。
把自家的菜园种完后,大人还会去帮邻近没种完的人家种。那时种白菜是菜园的一道风景,家家几乎齐出动,菜园的上空响彻着彼此的问询声、呵斥孩子踩坏菜垄的大呼小叫声和相互开玩笑的声音;三五成群的孩子则在菜园的地沟漏子里捉蚂蚱、螳螂等,尽情的玩耍嬉戏。种上两三天后,傍晚时分跟着大人到菜园揭菜窝上的树叶子,只见在叶子下面冒出了五六棵嫩黄纤巧、细弱的小苗、每棵两片圆叶,想象不到其将来会长成大而肥厚的白菜。几天后,在两片圆叶的中间长出带有明显叶脉和花纹的绿叶,这时就需清苗,保留两三颗健壮的小苗,把其他的拔掉;待长到碗口大小时,白菜的生长期也就开始了,除少量每窝上保留两棵备以后补苗用外,其他每窝只留一棵,这便是将来的白菜。生长期的白菜喜欢大水大肥,随后需不断浇水施肥。因大人忙于生产队的田间劳动,浇园的活便由家里上学的孩子承担,如遇天旱,基本上是三日两头浇。每天下午放学后或早晨,我便挑着水桶到南河挑水浇园。从小河到菜园有二百米左右的距离,年幼时个子矮小,挑不起一担水桶,挑水时走起来踉踉跄跄,不是前面就是后面的水桶时常碰地,到了菜园撒得只剩半桶水。为避免碰地撒水,就把担杖钩上的铁环挽起来,两手前后揣着水桶,压得肩膀红肿、腰酸腿痛。虽然苦累,浇一次需挑近二十担水,但那是全家过冬(春)的生活指望,即使疼得呲牙咧嘴也得硬着头皮坚持到底,至今想起还觉肩膀隐隐作痛。如遇天旱河里水少,还得拿铁锨在河里挖沙空渗水,然后再用水瓢舀到桶里,好处是那时的地表水资源丰富。有时家里的大人早晚也去浇,尤其是施肥时,他们挑着粪尿等土杂肥到菜园浇灌。由于水肥及时,我家菜园的白菜每年都长得绿油油的,走过的、路过的甚是羡慕。
大白菜最怕的是秋后天气干热,如果连续无风无雨闷热十天半月的,就容易得腐烂病,白菜嘎荙处的根及芯腐烂流水并发出臭味,而且这种病传染,一旦得了很快园里的白菜就全臭了,且周围的也跟着遭殃,只见满园的白菜东倒西歪,只好用铁锨铲除;如长到半大菜时,还可到别处移苗补栽,但收获时只是散叶子菜;最为可惜的是已长大捆起来后得这种病,肥大的白菜发出骚臭的气味,禽畜都不吃,既心疼又无奈。正常情况下秋分前后便已绿色满园,基本看不见菜垄,撒着丫子长的白菜叶子铺满菜地、菜叶子边尖上长出白细的嫩刺,白菜芯也开始收拢,慢慢变成含蓄的绿白色;霜降后便用毛草或地瓜蔓把散乱的白菜捆起来,使白菜芯卷得紧,但也不能捆的太紧,太紧会使后期生产的芯叶充碎外层的帮叶,不便后期生长及储存,农村叫“炸芯”。大雪时节窖白菜,各家各户在自家菜地里掘个比白菜高度深的地窖,把长好白菜窖起来,并根据气温的变化,从开始在上面填埋一层薄土,到冰封大地时填满厚土,既热不烂,也冻不坏,随吃随扒,使寒冷季节每个家庭有了蔬菜保障。来年春暖花开时,如吃不完再从地窖扒出,晾晒后拉回家放在阴凉处保存、食用。
  寒冷季节,那时乡下人吃的蔬菜种类少,基本是白菜萝卜,早饭凉拌白菜芯、萝卜条,中午晚上炒一锅白菜。至今难忘的是逢年过节的白菜水饺、包子的鲜、炒白菜锅贴饼子的香。尤其是母亲偶尔炖白菜、豆腐和粉条时在锅边沿上烀的玉米饼子,那锅菜的油都浸到饼子里,咬一口饼子满口喷香、唏溜着粉条、舍不得下咽的白菜豆腐,那热乎劲、那个香,至今回味。年复一年,家乡的白菜代代延续。尽管现在蔬菜品种繁多,大棚菜的种植使一年四季已无淡旺季之分,但家乡的白菜依然受到人们的青睐,并成为驰名中外的区域特色农产品。其中,胶河中下游的“胶河大白菜”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被纳入青岛西海岸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胶州大白菜”已成山东地理标志品牌,成为“蔬菜之王”。其作为特色农业品牌,已被家乡的父老做大做强,在满足当地居民菜篮子的同时已畅销全国,并远销日韩、俄罗斯等海外市场,使白菜、百财成了一种区域文化,享誉全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千年不竭的大白菜,福泽了无数父老乡亲。当下随着其声誉的不断远扬,定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续写新章,使家乡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声 明
本期所发作品为作者原创文学作品,由作者授权本刊首发,并对文中所涉内容负责。为尊重作者,维护原创,其它媒介转载或使用,请在本刊后台留言或联系本刊主编应允,合法使用将给予人性化开通白名单。谨遵网约,谢谢合作!
本期采用图片、音频选自网络。文、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关注《首都文学》
《首都文学》微信公众号,立足京城,走向全国,放眼世界;面向作家诗人以及文学与艺术爱好者。主要刊发诗词歌赋、散文随笔、精短小说、民间故事、报告文学、书画摄影等作品。
本刊每周三期,不定时发布。
要求:投稿须原创,切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套改他人文章,文责自负;投稿前请自行审定,杜绝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随原稿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文章标题三号黑体字,内文小四号宋体字;现代诗3—5首、古体诗词6—10首起投(长诗可单首),诗歌文字全部左对齐;书法、绘画、摄影作品10—20幅;散文、小说、民间故事等单篇不超过5000字,每段空两格,优秀作品不在限制中。
赞赏随心随意,赏金与作者对半分成,低于20元不发放,用于平台维护。
投稿邮箱:shouduwenxue@126.com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13905352890
微信公众号:sdwx1015(欢迎赐稿!)
《首都文学》微刊编委
(排名不分先后)
名誉顾问:矫 健
总 顾 问:罗旭初
作家顾问:
卢万成 焦红军 徐锁荣 张国领
张怀江 范惠德 孙德科 焦辰龙
孙世国 林 音 黄军胜 马西良
刘方计
诗人顾问:
王德兴 曹宇翔 朱相如 于大卫
蔡同伟 孙德斌 孙述考 饶 彬
蝉 鸣 姜海波 汪剑平 时培建
汪再兴 匡文留 沈学印 刘向东
海外顾问:
纳兰明媚(澳洲) 童 童(荷兰)
肖红英(日本) 赵 晴(日本)
王景贤(日本) 赵文颖(美国)
马 彦(韩国) 冯梦雪(美国)
总 监:张丽明
主 编:沉默味道
执行主编:陈荣来 温雄珍
常务副主编:成永青 刘建军 李雪莲
焦淑斌 王淑梅
副 主 编:
赵德民 杨晓奕 鲁从娟 王明珠
高艳娜 史立荣 付金华 于金玲
卫小慢 刘栩慈禹艳芬 刘雪梅
编 委:
沈荣云 牟瑞霞 任慧霞 宋新民
李运鹏 宋吉英 马秀芳 陈 颖
胡桂菊 孙春玲 李彦霞 李学志
张芳学 陈典锋 徐祁永 张淑秀
王翊璘 杨慧娟 刘建虢 邵军祥
周俞林 陈全德 单体舜 欧荣开
吴仲尧 孙拥君 刘 云 于红英
谭素芳 陈冬梅 李 群 冉晓光
沈晓燕 陈 鹤 樊 瑛 洪季平
汪幼琴 金 光 栾 洁代庆香
高兴岐 何 青 刘小瑗 贾秀华
姚亚英 沙 晗 顾盛衫 孙治民
王跃进 戴守业 王永武 闫小杰
李忠继 胡容尔 徐春燕 李四姐
徐 彪 张黎明 汤美霞 黄舟山
严 丽 王建岭 党 辉 巩香荣
刘学高 王廷艳 李秀云 陈绪伟
俞玉芳 李玉芳 徐志能 吴光琛
岳 峰 朱新云 张明荣 钱宏基
本刊专职编辑:沈默 禹艳芬 马秀芳
本刊专职评论:
成永青 刘建军 姚凤霞 张靖云
王国胜 张道友 李心国 樊泽宝
本刊法律顾问:周迪军
本期执编:沈 默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