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是何意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是何意?

擒贼擒王,语出唐代诗人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民间有“打蛇要打七寸”的说法,也是这个意思,蛇无头不行,打了蛇头,这条蛇也就完了。

此计用于军事,是指打垮敌军主力,擒拿敌军首领,使敌军彻底瓦解的谋略。擒贼擒王,就是捕杀敌军首领或者摧毁敌人的首脑机关,敌方陷于混乱,便于彻底击溃之。

指挥员不能满足于小的胜利,要通观全局,扩大战果,以得全胜。如果错过时机,放走了敌军主力和敌方首领,就好比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唐朝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气焰嚣张,连连大捷,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派勇将尹子奇率十万劲旅进攻睢阳。

御史中丞张巡驻守睢阳,见敌军来势汹汹,决定据城固守。

敌兵二十余次攻城,均被击退。

尹子奇见士兵已经疲惫,只得鸣金收兵。晚上,敌兵刚刚准备休息,忽听城头战鼓隆隆,喊声震天.尹子奇急令部队准备与冲出城来的唐军激战。

而张巡“只打雷不下雨”,不时擂鼓,象要杀出城来,可是一直紧闭城门,没有出战。

尹子奇的部队被折腾了整夜,没有得到休息,将士们疲乏已极,眼睛都睁不开,倒在地上就呼呼大睡。

这时,城中一声炮响,突然之间,张巡率领守兵冲杀出来.敌兵从梦中惊醒,惊慌失措,乱作一团。

张巡一鼓作气,接连斩杀五十余名敌将,五千余名士兵,敌军大乱。

张巡急令部队擒拿敌军首领尹子奇,部队一直冲到敌军帅旗之下。

张巡从未见过尹子奇,根本不认识,现在他又混在乱军之中,更加难以辨认。

张巡心生一计,让士兵用秸秆削尖作箭,射向敌军。

敌军中不少人中箭,他们以为这下玩了,没有命了。但是发现,自己中的是秸秆箭,心中大喜,以为张巡军中已没有箭了。

他们争先恐后向尹子奇报告这个好消息。

张巡见状,立刻辨认出了敌军首领尹子奇,急令神箭手、部将南霁云向尹子奇放箭。

正中尹于奇左眼,这回可是真箭只见尹子奇鲜血淋漓,抱头鼠窜,仓皇逃命。

敌军一片混乱,大败而逃。

明英宗宠幸太监王振,王振是个奸邪之徒,侍宠专权,朝廷内外,没有人不害怕他。

当时北方瓦剌逐渐强大起来,有觊觎中原的野心。

王振拒绝了大臣们在瓦剌通往南方的要道上设防的建议,千方百计讨好瓦剌首领也先。公元1449年,也先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大同,进犯明朝。

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命王振为统帅。粮草没有准备充分,五十万大军仓促北上。

一路上,又连降大雨,道路泥泞,行军缓慢。

也先闻报,满心欢喜,认为这正是捉拿英宗平定中原的大好时机。

等明朝大军抵达大同的时候,也先命令大队人马向后撤退。

王振认为瓦剌军是害怕明朝的大部队,畏缩而迅,于是下令追击瓦剌军。

也先早已料到,已派骑兵精锐分两路从两侧包围明军。

明军先锋朱瑛、先晃,遭到瓦剌军伏击,全军覆没。

明英宗无可奈何,只得下今班师回京。

明军撤退到土木堡,已是黄昏时分。

大臣们建议,部队再前行二十里,到怀来城凭险拒守,以待援军。王振以千辆辎重未到为理由,坚持在土木堡等待,也先深怕明军进驻怀来,拒城固守,所以下令急追不舍。在明军抵达土木堡的第二天,就趁势包围土木堡。土木堡是一高地,缺乏水源。瓦剌军控制当地唯一水深—一土木堡两侧的一条小河。明军人马断水两天,军心不稳。也先又施—计,派人送信王振,建议两军议和。王振误以为这正是突围的好时机,他急令部队往怀来城方向突围。这一下正中也先诱敌之计,明军离开土木堡不到四里地,瓦剌军从四面包围。明英宗在乱军中,由几名亲兵保护,几番突围不成,终于被也先生擒。王振在仓皇逃命时,被护卫将军樊忠一锤打死。明军没有了指挥中心,溃不成军,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烟雨江湖擒贼先擒王怎么走?

烟雨江湖擒贼先擒王走法攻略:

1,恒山铁索桥边触发(铁索桥上有个小女孩,没有的话重新进入稍作等待),救小女孩。

2,为平儿疗伤后跟她对话,然后送回三霄村。村子里和三个大人打听【平儿父母】。

3,村口出现路任佳(路人甲)和她老公,对话中逐渐回忆起你们之前的邂逅,言语中透露出为谋生过活的父母的无奈。

4,回村吃饭,路人夫妇向你请求上山采莲花一事,并答应将告诉你得「斩风刀」的信息。选择答应后获得「轻燕丹」×3。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是谁的诗句?

是杜甫的组诗《前出塞》的第六首前出塞其六 唐 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注释:

1.挽弓:拉弓。

2.强:指坚硬的弓。拉这种弓要用很大力气,但射的远。3。长箭。4..擒:捉拿。5.亦有限:也应该有个限度。6.列国:各国。7.自有疆:本来应该有个疆界。8.苟:如果。9.制侵陵:制止侵犯,侵略。 10.岂:难道。【译文】:用弓就要用坚硬的弓,用箭就要用长箭。要射敌人,先要射敌人的马。要抓敌人,先得抓敌人的首领。杀人也应该有个限度,各国都有自己固定的疆域。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全诗是什么诗名又是什么?

前出塞九首·其六

【作者】杜甫 【朝代】唐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为什么擒贼要先擒王?

擒贼先擒王是兵法之一,将敌人的首要人物控制好,其部下群龙无首不战自乱,己方才能大获全胜。

三十六计之擒贼先擒王?

36计第十八计是擒贼先擒王,属于攻心计,指在军事中指攻打敌军主力或者制服敌人首领,使敌军失去主力指挥,内部自我瓦解,从而不战而溃。后比喻在处理事情上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解决掉主要的矛盾,其他的细节随之便迎刃而解。

背景典故

擒贼擒王,语出唐代诗人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民间有“打蛇要打七寸”的说法。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全诗是什么诗名?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出自唐代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其六》。

其全诗为

《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代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擒王杜甫诗解释?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译文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注释

挽:拉。

当:应当。

长:指长箭。

擒:捉拿。

前四句极像谣谚,可能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马目标大易射,马倒则人非死即伤,故先射马,蛇无头而不行,王擒则贼自溃散,故先擒王。擒王句乃主意所在,下四句便是引伸这一句的。

亦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正承上句意。沈德潜《杜诗偶评》:“诸本杀人亦有限,惟文待诏(文徵明)作杀人亦无限,以开合语出之,较有味。”不确。

列国:各国。

疆:边界。

自有疆,是说总归有个疆界,饶你再开边。和前出塞诗第一首中的“开边一何多”照应。

苟能:如果能。

侵陵:侵犯。

岂:难道。

最后两句是说如果能抵制外来侵略的话,那末只要擒其渠魁就行了,又哪在多杀人呢?张远《杜诗会粹》:“大经济语,借戍卒口中说出。”在这里我们相当明显的看到杜甫的政治观点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