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晚春,古诗及译文 晚春古诗及译文

晚春,古诗及译文?

晚春,古诗及译文

古诗: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

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扩展资料: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晚春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晚春》主旨是告诫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美好的春天,启示我们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情的发挥我们的光芒,即使是一个平凡人,也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全诗构思独特,引人深思。

全诗原文如下:

晚春二首·其一

作者: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翻译:小草和树木知道春天不久就要过去,于是争奇斗艳,让这世间万紫千红;只有这杨花榆钱没有争奇斗艳的姿色,只知道漫天飞舞,就好像雪花一样。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百花齐放的美丽想象,但是诗人另辟蹊径,给花草树木赋予生命,它们是因为知道春天很快就会过去,所以在最短的时间展示自己,非常的有趣。后两句只写杨花榆钱,没有争奇斗艳的姿色,只有漫天飞舞似雪花,作者将万物赋予生命,其中深意更是让人深思。

《晚春》韩愈的翻译?

《晚春》韩愈的翻译: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此诗景中有理,理渗于景,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 “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惜恋之情。

晚春,韩愈,全诗?

晚春作者: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背景】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赏析】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

晚春,作者: 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我们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返回顶部